電加熱導熱油鍋爐是將電加熱器直接插入有機載體(導熱油)中直接加熱,并通過高溫油泵進行液相循環將加熱后的導熱油輸送到用熱設備,再由用熱設備出油口回到電熱油爐/加熱,形成一個完整的循環加熱系統。
電加熱導熱油鍋爐在使用前必須經過脫水排氣,它關系到以后鍋爐是否能正常運行,以及鍋爐使用的安全等!導熱油爐具備投入運行條件后,才可以點火升溫,點火升溫操作必須按操作程序進行,否則極可能在點火時發生事故。導熱油爐的脫水排氣是運行操作中較危險的階段,需要特別謹慎,因此,電加熱導熱油鍋爐的司爐工必須經過勞動部門的培訓考核,執證上崗,熟悉導熱油爐的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能。
電加熱導熱油鍋爐點火升溫原則:
導熱油爐的點火升溫必須遵循“一慢二停”的原則,一慢即升溫速度要慢,二停即在95℃~110℃和210℃~230℃兩個溫度段要停止升溫,維持這個溫度一段時間。
爐點火后,控制升溫溫度10℃/H,直到接近95℃。因為冷爐時油的粘度大,受熱面管內流速較低,管壁油膜較厚,傳熱條件差,如升溫速度過高,容易使局部油膜溫度過高。
95℃~110℃范圍是驅趕系統內殘存水分和熱載體所含微量水階段。升溫速度控制在0~5℃/H范圍,視脫水情況決定。當高位槽放空管處排汽量較大,底部有水擊聲,管道振動加劇,各處壓力表指針擺動范圍較大時,必須停止升溫,保持恒溫狀態,必須時可打開爐門減弱燃燒。?
電加熱導熱油鍋爐點火升溫及脫水的步驟如下:
A、常溫排氣——接通電源,打開電加熱導熱油爐的進出口閥門及排氣閥,按動油泵啟動按鈕,油泵運行指示燈亮,油泵應按箭頭指示方向正常運行,壓力表壓力顯示在規定范圍內,視聽油泵運行情況,如有異常現象應立即停機檢查,將故障排除后再重新起動油泵,進行常溫下排氣,直至壓力表指示穩定。進行常溫排氣時,要注意觀察膨脹槽內的液位,當低于規定的液位高度時要及時進行補充。
B、電加熱導熱油鍋爐/初升溫階段——啟動熱油循環泵,進行冷爐點火。冷爐點火后,以每10℃/時的升溫速度進行升溫。直到90~95℃。因冷爐時油的粘度大,受熱面管內流速較低,管壁油膜較厚,傳熱條件差,容易使局部油膜溫度過高。
C、電加熱導熱油鍋爐/脫水階段——90~110℃范圍內是驅趕系統內殘存水份和有機熱載體所含微量水份階段。升溫速度控制在0~5℃/時的范圍內,此時間的長短視脫水情況而定。當高位膨脹槽放空管處排氣量較大,底部有水擊聲,管道振動加劇,各處壓力表指針擺動幅度較大時。必須停止升溫,保持恒溫狀態。這個階段的長短視殘存水份的多少和熱載體的質量而定。決不能盲目加快升溫脫水速度,因一旦系統內水份劇烈蒸發汽化,體積將膨脹1000余倍,不僅引起“突沸”,使油位急劇膨脹大量噴出,而且可能使受壓元件破裂釀成事故。
在確認常溫下運行正常后,即可進行升溫脫水排氣(操作前請詳閱導熱油使用說明書及溫控儀使用說明書),升溫脫水排氣可按如下步驟進行:
升溫速度通過調節啟動加熱功率進行控制,恒定溫度通過溫控設置來實現。
第—步:升溫至100-120℃保溫
開始升溫時,應該控制升溫速度在50℃/h以內,并且監視壓力表顯示是否正常,如發現無壓力或壓力不穩,說明系統內仍有殘留氣體,此時要求重復進行常溫排氣操作,待系統壓力穩定后方可繼續,升溫至120℃后進行長時間保溫,保溫時間的長短與系統總容量及導熱油的質量有關。
第二步:升溫至150-180℃保溫。
排除油中輕組分、揮發物及殘余水分。
第三步:脫水排氣完成后要關閉排氣閥,投入正常升溫運行。
D、電加熱導熱油鍋爐/脫輕組分(脫氣)階段——脫水過程完成后,以30℃/時的速度再升溫,但仍應注意可能會有殘余水份蒸發,隨時停止升溫。當溫度達到210~230℃時要停下來,這時主要脫去熱載體中的輕組分。在液相供熱的熱載體中的輕組分以氣相存在,會造成“氣阻”使熱油循環泵壓力不穩,流量下降或中斷。脫輕組分過程的長短視殘熱載體的質量而定。
E、電加熱導熱油鍋爐再升溫階段——當有模溫機管道中響聲變小,循環熱油循環泵不再出現抽空現象(泵出口壓力降至0.1MPa以下,有沉重的喘氣聲)時,可以5℃/時的速度再升溫,但不能超過120℃,直到放空管不在有汽體排除為止。此時,壓力表指針停止波動即為脫水合格。再次升溫階段,從210直到熱載體工作溫度是在脫氣結束后以40℃/時的速度再升溫,這時候應全面考察各檢測儀表的指示、動作是否靈敏、準確。各配套輔機、附屬設備工作是否正常。全面檢查熱載體爐和整個供熱系統工作是否正常。
電加熱導熱油鍋爐升溫脫水排氣過程有關事項——電加熱導熱油爐升溫過程中管路可能會發出碰擊的響聲,說明系統內有大量氣體或管道不暢,此時要降低升溫速度,待氣體排除便可消除聲響;如系管道不暢所至應予以排除。脫水排氣過程可能會有大量氣體涌入膨脹槽,造成槽內導熱油外溢,操作前要在溢油管下安置好溢油容器。進行脫水排氣時,現場必須有工作人員看守,發現異常及時處理。
最新新聞
電加熱導熱油爐升溫原則和脫水步驟